百思通人文历史网
首页 > 历史资料 > 二十四节气间隔时间表

二十四节气间隔时间表

立春:每年的2月bai4日或5日,谓春季开始之节气。


雨水: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,此时冬去春来,气温开始回升,空气湿度不断增大,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。


惊蛰:每年的3月5日或6日,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。惊蛰前后乍寒乍暖,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。


春分: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,阳光直照赤道,昼夜几乎等长。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。


清明:每年的4月4日或5日,气温回升,天气逐渐转暖。


谷雨: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,雨水增多,利于谷类生长。


立夏:每年的5月5日或6日,万物生长,欣欣向荣。


小满: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,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,但未成熟。


芒种:每年的6月5日或6日,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。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,可以收藏种子。


夏至: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,日光直射北回归线,出现"日北至,日长至,日影短至",故曰"夏至"。


小暑:每年的7月7日或8日,入暑,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。


大暑: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,正值中伏前后。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,但也有反常年份,"大暑不热",雨水偏多。


立秋:每年的8月7日或8日,草木开始结果,到了收获季节。


处暑: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,"处"为结束的意思,至暑气即将结束,天气将变得凉爽了。由于正值秋收之际,降水十分宝贵。


白露:每年的9月7日或8日,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,各地气温下降很快,天气凉爽,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,由此得名"白露"。


秋分: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,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,形成昼夜等长。


寒露: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。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,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,天气更冷,露水有森森寒意,故名为"寒露风"。


霜降: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,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,与"霜降"节令相吻合,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。


立冬: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冬季开始


小雪: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,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,气温迅速下降,降水出现雪花,但此时为初雪阶段,雪量小,次数不多,黄河流域多在"小雪"节气后降雪。


大雪: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。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,北半球昼短夜长。


冬至: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,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、日短至、日影长至,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。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,气温持续下降,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"一九"。


小寒:每年的1月5日或6日,此时气候开始寒冷。


大寒: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,数九严寒,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。
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万里长城的详细介绍 叶荣枝茶是一种...
我们的慈悲,不仅在救灾解难,也不只是行侠仗义,而是一种对众生的关爱,一种对人的感情。 (作者:叶荣枝,香港茶艺协会会长) 谈先生吹得一手好洞箫,袅袅的箫声...
中国古代历史常识 古龙论酒
李寻欢一向认为世上只有两件事最令他头疼。 第一件就是吃饭时忽然发现满桌上的人都是不喝酒的, 第二件就是忽然遇着个多嘴的女人。 (作者:古龙,著名武侠小说家...
历史资料上说 古代避讳趣谈
避讳,汉语词语之一,意思是谓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,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,以表示君权敬畏。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一种迷信现象。避讳,汉语词...
万里长城的相关资料 古代粉丝也疯狂
最疯狂的要数白居易的“粉丝”葛清,此人仰慕“小白”不可自拔,索性在颈子以下三十余处都刺刻上了白居易的诗,而且还专门配了图。 现代的追星族大多有贬义,追星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