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思通人文历史网
首页 > 历史资料 > 司马光请客抠门少点菜 勤打包

司马光请客抠门少点菜 勤打包

既然司马光不小气,为什么他请客的时候不多点菜、赴宴的时候又总是打包呢?他这是为了遵守古训、避免浪费。

苏东坡写过一诗,里面有这么四句:“君来坐树下,饱食携其余。归舍遗儿子,怀抱不可虚。”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:朋友聚餐,酒足饭饱,还剩下一些饭菜,扔了可惜,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,带回家给小孩吃。

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?当然有,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。

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,请朋友们吃饭,酒不过三巡,菜不过五味,要是不尽兴,酒可以再来一壶,菜是坚决不再上。他给这种抠门儿饭局取了个名字,叫“真率会”,意思是朋友相见应该真实、坦率、有什么就是什么,只要感情有,喝啥都是酒,别动不动就点燕鲍翅、灌人头马,在哥们儿面前还装土豪,恶俗透了。

要是别人请司马光吃饭,司马光一样主张少点菜,够吃就行。等饭局结束,桌子上一般还剩些内容,司马光“既食而携其余”。“既食”就是饭局结束,“携其余”指的就是打包。

有的读者或许会认为司马光太小气,请别人吃饭的时候他抠门儿,别人请吃饭的时候他又通过打包占便宜。其实司马光非常大方,他二十岁就中了进士,当了几十年领导,从来没有贪污过一分钱。

宋仁宗在世时很喜欢他,赏他的金银珠宝价值百万,他一半送给了穷亲戚,一半捐给了政府。他晚年在洛阳买房,居然凑不够房款,还得靠同事接济。他的结发妻子死了,他又出不起埋葬费,卖了田地才周转得开。

苏东坡给他写挽联,说他去世的时候家无余钱,只剩下枕头旁边一本书。像这么有风骨有气概、视钱财如粪土的官员,现如今已渐少,怎么能说他小气呢?

既然司马光不小气,为什么他请客的时候不多点菜、赴宴的时候又总是打包呢?他这是为了遵守古训、避免浪费。

司马光是儒家,儒家向来就有打包的传统。孔子在世时,虽然不吃火候不恰当的米饭,不吃不合乎时令的蔬菜(反季蔬菜),不吃切得不端正的猪肉,在饮食上有很多臭讲究,但是他提倡打包。

天子宴请外宾,“既食,有司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”。宴席结束了,要把那些没吃完的猪肉、羊肉和牛肉统统打包,送到外宾下榻的酒店里去。“既食而裹其余,既遣而包其余”。亲朋好友在一块儿聚餐,要把没吃完的饭菜裹起来带回家;父母去世,儿女在墓前用好酒好菜祭奠,祭奠完了要把那些酒菜吃掉,吃不完就打包带走,千万别乱扔,不然死去的父母会不高兴。

可惜除了司马光,大多数宋朝人都把这些优良传统扫进了历史垃圾堆,越是没钱又没文化的市井阶层,越是瞧不起别人打包。据说南宋时期有位儒生赴宴,见席上半只鸭子没吃完,想打包带走,偷偷用荷叶包起来藏进袍袖里,临别跟人作揖,袖口一松,鸭子掉出来了,结果遭到众人嘲笑。


网名: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
网址:www.renxueyanjiu.com
责编:历史事件网趣微史栏目史秀洋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历史人物属于历史资料吗 立春
立春(公历2月3—5日交节),又名立春节、岁首、正月节、岁节、改岁、岁旦等,为二十四节气之首。外文名:Beginning of Spring。是干支历的岁...
中国现代史资料 盘点古代官员搞...
好官名垂青史,被后人缅怀;昏官遗臭万年,成为百姓的笑柄! 都说老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,古代有些昏庸的官员,或尸位素餐,毫无建树;或行为猥琐,为人不齿;或...
隋朝前面一个朝代 皎然与陆羽诗茶...
禅师皎然是高僧,茶圣陆羽是大德。他俩同样淡泊名利、精行俭德、高风亮节、心怀悲悯。两人四十多年的忘年友交情谊可以说是千古绝有。 (作者:李广德,湖州师范学院...
初一下册历史必考题 王羲之巧补春联
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,他七岁就擅长书法。 入木三分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,他七岁就擅长书法。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,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