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思通人文历史网
首页 > 历史资料 > 中山装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

中山装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

说到中山装,大多数人都知道,这是孙中山创制的,却不甚清楚其含义。中山装的每一个部位,都是有象征意义的,并非仅仅为了美感或者实用。


中山装在西方并不叫这个名字,而是被称为“毛装”。因为在中国近现代,虽然有许多著名人物喜欢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,如、周恩来、、蒋介石等,但是给西方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,所以中山装被西方人称为“毛装”。

说到中山装,大多数人都知道,这是孙中山创制的,却不甚清楚其含义。中山装的每一个部位,都是有象征意义的,并非仅仅为了美感或者实用。

立翻领,对襟,前襟5粒扣,4个贴袋,袖口3粒扣。后片不破缝。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,根据《易经》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。

先说口袋。中山装的上衣前面有四个口袋,胸口两个,下摆两个,代表国之四维,即礼、义、廉、耻。口袋上的袋盖,是倒放的笔架形,寓意先生的理念是以文治国。

再说门襟。中山装的门襟有五粒纽扣,代表着“五权分立”,即行政权、立法权、司法权、考试权、监察权。

接下来是袖口。中山装的左右两边袖口各有三颗纽扣,分别代表“三义”,即民权、、民生;以及“共和理念”,即平等、自由、博爱。

然后看背面。中山装的背后没有开叉,不破缝,代表中国领土的完整性和不可侵犯。

最后是领口,也是最具有标志性的部位,为翻立式的领子,贴合紧密,像两扇门一样,以显示治国态度需认真严谨。

在十八年制定宪法时,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,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。孙中山建立共和体制的三义理念在服装上得到完整体现,中山装成为“”在身体空间中的象征符号。孙中山带头穿着中山装,中山装成为与时尚的象征,风靡一时,而后中山装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。中山装的诞生,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袍服制一统天下的局面,颠覆了中国人原有关于传统服装与身体空间的观念。中山装的流行,也代表着服装平等化观念的出现,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一场震撼性的。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历史高二知识点归纳 说文解字古代的...
最早人们用谷物酿造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,呈糊状和半流质,与其说是“喝酒”,不如说“吃酒”更为贴切。 我们现在喝水或者喝酒的器皿一般叫杯子;但在古代,喝水或...
中国的简单介绍100字 蔡襄论茶器
茶色白,宜黑盏,建安所造者绀黑,纹如兔毫,其坯微厚,熁之久热难冷,最为要用。 (作者:蔡襄,北宋著名书法家、家、茶学家。)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...
人教版历史资料 蔡襄论茶
茶少汤多,则云脚散;汤少茶多,则粥面聚。钞茶一钱七,先注汤调令极匀,又添注入环回击拂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,视其面色鲜白,著盏无水痕为绝佳。 (作者:蔡襄,北...
历史资料推荐 老师工资叫束脩...
“束脩”就是一束肉干,又称肉脯,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。古时候,肉属奢侈品,普通百姓吃一次肉不容易,不像现在可以随随便便大快朵颐。 工资一般都称作&ldquo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