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思通人文历史网
首页 > 历史资料 > 酒史趣谈夏朝篇丨一杯酒引来帝王忌惮

酒史趣谈夏朝篇丨一杯酒引来帝王忌惮

一个“酒”字,令夏王朝成也少康,败也少康。



禹·忌惮酒

禹是我国上古第一个王朝夏的奠基者,创制垂范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个手下叫仪狄,堪称造酒高手,所造之酒均为佳酿。禹的女儿为表孝心,命仪狄精心为禹酿造美酒。不成想禹却从这酒的甘美之中,尝出了酒的巨大危害。认为执政者若沉湎其中,被其“甘美”,就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灾难!

于是当机立断:从此再不饮酒,再不亲近用“甘美”讨好自己之人,从而形成了禹标志性的为人从政之风。据《古文尚书·虞夏书·五子之歌》,为了让子孙和自己一样,对酒的危害高度警觉,禹还把戒酒和戒色、戒奢一起,写进了祖训,警告道:“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,甘酒嗜音,峻宇彤墙,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!”

太康·沉湎酒

禹再牛掰,遇上后世子孙不争气也没法。无论禹怎样严格示范,严词训诫,都无法让他的后嗣挣脱酒的魅惑。到禹的孙子太康之时,早已将禹苦心留下的祖训忘得精光。

太康迷恋女色,纵情游猎,高屋广厦,穷极华丽,歌舞不停,狂饮不已,致使政务荒废,民心日丧,全面踏上禹所警戒的之途。一次,太康出京游猎,京城和国土遂被夷羿一举攻占,“因夏人而代夏政”,另立有穷氏政权。太康也就成为华夏史上第一个因酒丧政的之君。

少康·作秫酒

太康四十年后,其侄孙少康方推翻有穷国而重振夏王朝。跟老祖宗禹不同,他对酒颇为重视,《世本·作篇》在“仪狄造酒”、“杜康造酒”之后,赫然写道:“少康作秫酒。”秫就是高粱,也指秫稻,糯米的一种。用高粱或糯米酿酒,在我国长期风靡,至今如之,其发明者竟是四千多年前夏王朝的中兴之主少康。

少康作秫酒,在华夏酒史上,应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。但随着酿酒技术的提升,酒对人的魅惑力也必然加强。于是,少康一手从酒海里打捞出沉没三世的夏王朝,一手又诱引被其中兴的夏王朝再次滑向酒海。 一个“酒”字,令夏王朝成也少康,败也少康。

桀·滥饮酒

到桀继位以后,实在扛不住美酒的魅惑,怎么喝都难尽兴,于是一个如海酒池,横空出世于王宫瑶台之上。池以酒糟筑堤,堤之高大,十里之外都能看见。池中注满美酒,池之深广,可以行舟。桀和其爱妃妹喜在成群宫女、佞臣陪伴下纵饮其上,还嫌不尽兴,又别出心裁,“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”,组织起一支浩浩荡荡的助饮大军,随着一声鼓响,三千人一齐扑向池中狂饮猛喝。有时还用绳子拴住助饮者的脖项,令其真个如牛一样趴在池边喝酒,醉后掉在池中被酒淹死,桀和妹喜看着取乐。

将酒饮到这个份儿上,真可谓登峰造极,桀人性的荒唐丑恶,为政的荒淫残暴,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,也被酒展示得昭然若揭。汤趁机率兵讨桀,鸣条一战,商军大败夏军,桀被汤生擒后流放而死。夏王朝最终彻底覆灭,原因众多,但酒之强力魅惑,桀之狂喝滥饮,无疑是因素之一。

人学研究网·中华文明栏责编:紫天爵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中考历史速查资料哪种好 卞向阳论旗袍的...
从某种意义上说,旗袍从流行之初就注定了它是拖着西化影子的中华国粹。 (作者:卞向阳,艺术设计学学科教授、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、学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流行色...
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刘伶酒德颂
有大人先生者,以天地为一朝,万朝为须臾,日月为扃牖,八荒为庭衢。行无辙迹,居无室庐,暮天席地,纵意所如。止则操卮执觚,动则挈榼提壶,唯酒是务,焉知其余? ...
朝代列表 冒襄论岕茶茗中...
岕茶是明清时的贡茶。宜兴产的茶在唐宋称之为阳羡茶,到了明清称岕之茶。冒襄《岕茶汇抄》摘选了当时对于岕茶的一些观点和认识,反映了唐宋到明清饮茶习俗观念的变化...
高中历史内容 二十四节气间隔时间表
立春:每年的2月bai4日或5日,谓春季开始之节气。 雨水: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,此时冬去春来,气温开始回升,空气湿度不断增大,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...

强力推荐